近期,梅赛德斯-奔驰 CEO 康林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欧盟应该考虑鼓励中国汽车制造商,作为取消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高关税交换的措施。这一建议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关于中欧汽车贸易政策的讨论。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康林松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指出,数十年前,中国曾要求欧洲车企在其境内投资设立合资企业,以换取进入庞大的中国市场的机会。这种以合作换取市场准入的政策思路,可以为欧盟与中国汽车制造商之间的关系提供借鉴。
康林松同时也是欧盟汽车工业协会(ACEA)的主席,他强调:“没有人反对公平竞争的原则,但关键是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他认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达45%的关税具有保护主义色彩,这对德国及欧洲的汽车制造商而言,竞争压力巨大,尤其是在技术和价格上都面临着中国电动汽车的强劲挑战。
近年来,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企业如比亚迪、蔚来等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康林松指出,中国电动车的价格更具竞争力,并在某些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使得欧洲传统车企在与其争夺市场的过程中更加艰难。而事实上,许多德国汽车制造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尝试与中国企业合作,组建合资公司,借此拓展亚洲市场。
康林松进一步阐述了公平竞争的理念。他认为,涉及到市场准入的相关政策,应当以更加对等的方式进行讨论与实施。多年来,欧洲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必须遵循当地的政策规则,并在中国进行生产。作为回应,欧盟也有必要对中国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障所有参与者在市场上的平等机会。
在这方面,康林松提到了比亚迪近期在匈牙利计划建厂的情况,以及宁德时代与斯特兰提斯汽车公司在西班牙建立锂电池工厂的协议。他强调,这些都表明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汽车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电池、软件以及关键零部件上,欧盟国家应该认识到与中国汽车制造商之间的合作潜力。
他还指出,提升合作而非加征关税的策略,将为欧洲汽车产业带来持续增长的机会,激励企业创新和改善产品质量。如果继续进行高关税政策,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行业整体的竞争力下降,甚至损害欧洲汽车行业的长期利益。
康林松提醒政策制定者,要明白哪些因素是让欧洲汽车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包括人才、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与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系。他希望欧盟在面对全球竞争时,能够摆脱保护主义的束缚,以开放的态度迎接挑战,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
梅赛德斯-奔驰的CEO 康林松提出的建议,正是希望能够通过合理的政策调整,来促进中欧汽车产业的合作与发展。在电动汽车市场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如何制定更加灵活且有利于所有参与者的政策,是欧盟和中国汽车制造商都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在加强竞争与合作的双重考量中,欧盟应当审视其电动车进口关税政策,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繁荣提供更多可能性。